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1.
    4K荧光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CME+D3根治术及No.206、No.204组淋巴结清扫术
    燕速, 霍博文, 徐惠宁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4-1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4
    摘要 (1126) HTML (0) PDF (321 KB) (1)

    4K荧光腹腔镜扩大右半结肠全结肠系膜切除术联合D3淋巴结清扫术,适用于升结肠癌及结肠肝曲癌(TNM分期为T1-4aN0-2M0)的患者。手术入路采取以中央入路优先的头尾相结合入路,手术过程遵循无菌、无瘤、不接触原则(do not touch it)和整块切除原则(En-bloc),手术流程保持连贯性。手术全程在膜解剖指导下完成,保证背侧的泌尿生殖筋膜层和结肠系膜背侧叶筋膜面的光整,手术视野内的膜性结构要完整无破损,避免脂肪颗粒的溢出。D3根治术的内侧界以肠系膜上动脉的右侧缘为边界,保留肠系膜上动脉表面的神经丛,在荧光示踪导航下显露回结肠血管、右结肠血管及中结肠血管,并在血管根部结扎和切断,完成淋巴结清扫。充分显露肠系膜上静脉的外科干及Henle干,避免静脉各属支出血。维持适度张力,切开膜桥并进入到右侧Toldt间隙,辨识和保持完整的膜结构是手术的关键。

  • 2.
    一种T型记忆金属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易明超, 汪鑫, 向涵, 苏怀东, 张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599-599.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3.06.004
    摘要 (507) HTML (1) PDF (328 KB) (3)

    笔者团队开展单孔腹腔镜手术10余年,至今已累计完成各类单孔腹腔镜手术1 000余例,包括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单孔腹腔镜脾部分切除、单孔腹腔镜半肝切除等,积累了丰富的单孔腹腔镜手术经验和操作技巧。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不占腹腔镜通道的T型记忆金属线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的辅助牵拉暴露,该方法与传统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相比增加了一个1.8 mm的辅助牵拉孔,其术后美容效果与常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一致,但大大减少了手术时间和操作难度。本视频展示由笔者团队自主研发的T型记忆金属线辅助牵拉暴露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操作过程。

  • 3.
    腹腔镜下右侧腹股沟斜疝修补术(TAPP)
    李涛, 陈纲, 李世拥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598-59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3.06.003
    摘要 (427) HTML (4) PDF (317 KB) (3)

    于内环口缺损边缘上方约2 cm,自右侧脐内皱壁至右侧髂前上棘弧形切开腹膜,沿腹膜与腹横筋膜之间游离Retzius间隙和Bogros间隙,注意保护膀胱。游离疝囊周围腹横筋膜及包裹精索结构的精索内筋膜,高位离断疝囊,使精索腹壁化8 cm。游离腹膜上切缘约1.0 cm。至此,完成腹膜前间隙游离。经Trocar置入疝补片,完整覆盖耻骨肌孔,使用倒刺线连续缝合关闭腹膜及疝囊裂孔,使用hemo-loc夹固定线尾。

  • 4.
    自制超微创器械辅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
    易明超, 苏怀东, 陈淋, 郎成, 张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132-13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2.005
    摘要 (126) HTML (0) PDF (321 KB) (1)

    笔者团队自2008年开展腹腔镜经脐单孔胆囊切除术,累计完成近2 000余台,为攻克单孔腹腔镜手术中面临的困难,团队自行研制超微创器械,可在体内或体外完成组装,解决了目前3 mm、2 mm等微创器械钳头太小不能满足临床的痛点。我们在腹腔外完成钳头组装,可达到传统三孔腹腔镜手术的效果,该设计已取得国家专利,它大大减小单孔腹腔镜手术的难度,且术后皮肤表面仅留下直径1.9 mm的伤口,经观察2月后可以完全无疤痕愈合。本视频展示由笔者团队自主研发的超微创器械辅助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的操作过程。

  • 5.
    不断提高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规范化
    姚宏伟, 魏鹏宇, 高加勒, 张忠涛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1
    摘要 (103) HTML (1) PDF (558 KB) (9)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从单纯的器官切除,发展为以血管为核心的根治性切除,再到基于膜解剖理念的D3淋巴结清扫及全结肠系膜切除(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 CME)。虽然手术技术日趋成熟,但手术难度较大,且在吻合方式的选择等细节问题上存在争议,手术流程尚待进一步规范化。手术技术的同质性是外科多中心研究的关键,笔者中心基于“腹腔镜右半结肠切除术腹腔内吻合对比腹腔外吻合的国际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COLOR Ⅳ研究)”前期筹备阶段完成的2轮德尔菲调查,牵头制定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的标准化流程及质量控制要点,并形成了手术能力及质量评估工具。本文将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的流程及关键步骤展开讨论,望能帮助国际结直肠外科医师规范手术操作,减少手术并发症,并为促进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同质化提供支持,同时推动该手术结构化培训的实施。

  • 6.
    不断推进中国腹腔镜疝手术规范化
    唐健雄, 李绍杰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591-594.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3.06.001
    摘要 (100) HTML (5) PDF (508 KB) (7)

    20多年来,我国疝与腹壁外科快速发展,腹腔镜疝手术在此期间也得到了广泛推广,成为疝外科治疗中与开放手术并重的手术方式。各类疝病手术术式已日趋成熟,累积了大量的临床经验,近十年来通过国内疝外科专家的共同努力,制定了腹腔镜疝各个领域的指南及专家共识,有效地推动了我国腹腔镜疝手术的规范化进程,使腹腔镜疝手术并发症进一步减少,造福更多的疝病患者。

  • 7.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淋巴结清扫范围与策略
    杜晓辉, 崔建新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5-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2
    摘要 (86) HTML (0) PDF (477 KB) (1)

    完整结肠系膜切除联合D2或D3淋巴结清扫的理念和技术逐步成熟,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淋巴结清扫范围包括肠旁淋巴结、中间淋巴结和中央淋巴结,实践中具体的清扫范围尚未完全统一,主要争议在中央淋巴结清扫内侧界及幽门下区淋巴结清扫。笔者团队建议应个体化确定中央淋巴结清扫内侧界,T2-3期肿瘤患者建议以肠系膜上静脉(SMV)左侧为内侧界,T4期肿瘤或SMV表面有肿大淋巴结患者则以肠系膜上动脉(SMA)中线为内侧界进行淋巴结清扫。此外,术前准确分期定位、合理的手术入路、术中淋巴结示踪技术、肠系膜上神经丛保护技术可以协助完成更加精准、安全的D3淋巴结清扫。

  • 8.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危险因素分析及预测模型构建
    唐旭, 韩冰, 刘威, 陈茹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6-20.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6
    摘要 (79) HTML (1) PDF (517 KB) (5)
    目的

    探讨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的危险因素及其预测模型的构建价值。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2年6月期间130例实施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随访期间是否发生隐匿性肝转移分为转移组(n=30例)和未转移组(n=100例)。使用SPSS 26.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应用独立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列线图预测模型的区分度,验证预测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检验标准取双侧α=0.05。

    结果

    130例患者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率为23.1%。转移组患者术前癌胚抗原(CEA)≥5 μg/L、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占比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除术前CEA≥5 μg/L外,其余均为影响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构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列线图预测模型,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的得分分别为48分、68分、88分、60分、12分、100分,各项因素总分之和对应隐匿性肝转移发生概率,绘制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CI: 0.672-0.864)。校准曲线显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列线图模型预测隐匿性肝转移发生概率与实际发生概率具有良好的一致性(P>0.05)。

    结论

    周围神经侵犯、低分化、血管侵犯、肿瘤最长径≥5 cm、T3-4期、N1-2期均为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以上述各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对结直肠癌根治术后隐匿性肝转移的发生有较高的预测效能。

  • 9.
    吲哚菁绿示踪全腹腔镜全胃切除术
    郑朝辉, 唐逸辉, 许斌斌, 钟情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131-13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2.004
    摘要 (76) HTML (0) PDF (330 KB) (1)

    自腹腔镜下探查原发灶及腹盆腔是否有转移灶;横结肠上缘近中央处入路分离胃结肠韧带,向左分离至结肠脾曲,向右分离至结肠肝曲。随后在吲哚菁绿引导下行腹腔镜F淋巴结清扫:依次裸化并离断胃网膜右静脉及胃网膜右动脉,完成幽门下区域淋巴结清扫。从胰腺上缘左侧,打开胃胰襞进入胰后间隙,分离显露脾动脉起始段,清扫No.11p组淋巴结;向左裸化并离断胃左动脉,清扫No.7和No.9淋巴结;整块清除肝总动脉前上方的脂肪淋巴组织,完成No. 8a淋巴结清扫;继续向左清扫No.5和No.12a淋巴结,完成胰腺上缘区域淋巴结清扫。“黄氏三步法”分别清扫脾下极、脾动脉干及脾上极区域淋巴结。吲哚菁绿荧光显影检查是否有淋巴结残余。最后在腹腔镜下行食管空肠Rou-en-Y吻合。

  • 10.
    腹腔镜胃癌全胃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术式选择与策略
    黄昌明, 郑华龙, 郑红红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123-126.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2.002
    摘要 (74) HTML (1) PDF (536 KB) (24)

    腹腔镜手术是一种不断成熟和蓬勃发展的微创技术,具有创伤小、效果好、恢复快等优点,已在胃癌(GC)的手术治疗中得到广泛应用。近年来,胃上部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腹腔镜全胃切除术(LTG)的数量也随之增加,然而,LTG术后的消化道重建仍然面临一些挑战。笔者结合团队的临床经验,通过总结LTG术后消化道重建的最新国际研究成果,系统阐述LTG术后不同消化道重建技术的优劣,为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

  • 11.
    不断提高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规范化
    刘连新, 孟凡征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355-35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4.001
    摘要 (70) HTML (3) PDF (997 KB) (4)

    精准与微创是当今肝胆外科手术实践的基石。以门脉流域为导向,针对肿瘤学效果的解剖性肝切除是精准肝切除时代的重要术式。随着30余年微创肝脏外科的探索与发展,技术难度更高的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已逐渐成熟,但缺乏同质性与标准化。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的规范化实施体现在目标人群的筛选、精准的术前评估与规划,精确肝段范围的显像及切除,力争做到个体化精准解剖性肝切除。规范化的腹腔镜解剖性肝切除注重安全性、疗效性与微创性,确保患者获益最大化。

  • 12.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式选择及注意事项
    田文, 杨晓冬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595-597.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3.06.002
    摘要 (68) HTML (1) PDF (429 KB) (5)

    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常用术式包括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全腹膜外疝修补术(TEP)及腹腔内补片修补术(IPOM)。IPOM操作简单,选择防粘连补片,适合复发疝等特殊类型疝。TEP手术操作方式与TAPP手术操作基本相同,这两种手术方式在腹腔镜修补腹股沟疝手术的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以及复发率等方面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一般发病时间长、疝囊巨大、嵌顿疝、开放后首次复发疝、女性疝等患者首选TAPP;直疝、病史短的疝首选TEP。TEP及TAPP都适合的情况主要取决于术者的熟练程度。

  • 13.
    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消化道吻合重建方式的选择
    周岩冰, 刘晓东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9-13.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3
    摘要 (68) HTML (0) PDF (484 KB) (2)

    腹腔镜右半结肠D3根治术目前被认为是右半结肠癌的标准治疗方法,右半结肠切除后消化道吻合重建方式目前主要分为腹腔外回肠-结肠吻合(EIA)及腹腔内回肠-结肠吻合(IIA)。EIA吻合技术上操作更简单。由于整个IIA在腹腔内进行,因此具有肠道功能恢复快、切口小等优点。然而,IIA耗时长且技术难度大,限制了它的广泛使用,而且腹腔内吻合是否增加术后腹腔感染及吻合口漏的发生,尚未澄清。因此,目前重建方式的选择仍存在争议。本文将阐述腹腔镜右半结肠癌D3根治术消化道吻合重建方式及临床效果,旨在为临床医生的选择提供更多参考。

  • 14.
    乳腺结节微创手术治疗进展研究
    吴文娟, 王小莉, 刘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2): 229-23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2.029
    摘要 (68) HTML (2) PDF (446 KB) (9)

    乳腺结节是临床常见的一种乳腺外科疾病,依据疾病性质分成良性(乳腺增生、乳腺纤维瘤等)与恶性(乳腺癌)。乳腺结节可对女性患者生理与心理健康造成较为严重的影响,临床多运用外科手术治疗,既往多以开放切除治疗为主,随着患者对美容效果与疗效要求的提高,微创治疗逐渐得到患者的青睐。因此,本研究将探讨乳腺结节的微创手术治疗方式,以期为临床微创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

  • 15.
    胆囊十二指肠瘘结石经瘘口排出后自愈一例报道
    杨雪, 张伟, 尚培中, 宋创业, 尚丹丹, 张蔚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3, 17 (06): 707-70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3.06.032
  • 16.
    腹腔镜左半肝联合左尾状叶切除术
    刘连新, 张树庚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4): 368-368.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4.005
    摘要 (67) HTML (0) PDF (833 KB) (1)

    1. 肝门部预置肝门阻断带,必要时行肝门阻断控制出血;2. 通过Laennec膜充分暴露并阻断左肝蒂,行吲哚菁绿反染确定左半肝边界;3. 离断肝实质,寻找肝中静脉;4. 离断左尾状叶及肝短静脉;5. 术中避免损伤肝中静脉和下腔静脉;6. 术中使用超声刀、百克钳、Ligasure 等能量器械断肝、止血。

  • 17.
    一种U型记忆合金线在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
    李凯, 陈淋, 向涵, 苏怀东, 张伟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15-15.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05
    摘要 (62) HTML (0) PDF (312 KB) (1)

    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是利用脐部这一天生凹陷作为手术入路,可以将切口隐藏于此,达到较好的美容效果,但其缺点主要是手术时间较长,操作难度较大。笔者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不占腹腔镜通道的U型记忆合金线用于经脐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中的牵拉暴露,相比于常规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只增加了一个1.6 mm辅助牵拉孔,其术后美容效果与常规单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相当,但手术时间和手术难度得到了大辐度降低。

  • 18.
    努力提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规范化水平
    杨尹默, 陈依然, 田孝东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3): 237-24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3.001
    摘要 (60) HTML (0) PDF (603 KB) (4)

    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问世近三十年来,虽然一度饱受争议,但随着不断探索和技术进步,已能够获得不逊于开放手术的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肿瘤根治性,逐步获得认可。在此基础上胰腺外科医生开始对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规范化作出新的探索。探讨手术学习曲线,帮助手术医生平稳度过学习曲线,保障手术安全。逐步扩展手术适应证,严格把控技术“边界”。规范手术操作方案,围绕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优势和劣势,改良切除和重建方案。不断提高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规范化,提高手术质量,保障患者安全。

  • 19.
    三种内镜手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观察
    袁成雪, 张宗霞, 许婷, 斯郎拉姆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1): 78-81.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1.021
    摘要 (56) HTML (0) PDF (477 KB) (3)
    目的

    探究内镜下高频电切术、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结肠息肉的效果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行内镜手术切除结肠息肉9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切除方式不同分为A组(n=29,行内镜下高频电切术)、B组(n=31,行内镜下圈套器冷切除术)和C组(n=35,行内镜下黏膜切除术)。采用SPSS 24.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三组患者围手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4 h血清前列腺素E2(PGE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等计量资料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息肉切除情况、并发症以及术后1年复发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三组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患者内镜下操作时间长于A、B组(P<0.05),术中出血量低于A、B组(P<0.05),B组患者术中出血量高于A组(P<0.05);术后24 h三组患者血清PGE2、TNF-α、IL-6水平均高于术前(P<0.05),且B、C组均低于A组(P<0.05);术后1年三组患者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C组复发率低于A组(P<0.05)。

    结论

    三种术式治疗结肠息肉临床疗效相当,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在减轻术后炎症反应以及预防复发方面优于高频电切术,值得推广应用。

  • 20.
    ERCP+EST+ENBD取石术对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刘军, 周代琴, 徐雪梅, 于仕杰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4, 18 (03): 299-302.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4.03.017
    摘要 (56) HTML (0) PDF (530 KB) (1)
    目的

    分析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内镜下鼻胆管引流(ENBD)治疗胆总管结石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95例胆总管结石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46例行ERCP+EST治疗(对照组),49例行ERCP+EST+ENBD治疗(观察组)。应用IBM SPSS Statistics 2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围手术期指标、血清淀粉酶、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及肝功能指标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一次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后1年复发率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果

    观察组患者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观察组患者血清淀粉酶、CRP、IL-6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1%,低于对照组的21.7%(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为0.0%,与对照组2.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ERCP+EST取石联合ENBD引流的一次手术成功率较高,对肝功能影响较小,术后1年复发率、并发症更少,能进一步减轻急性胰腺炎、胆道感染发生风险,缓解炎症反应。

阅读排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