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微创理念的发展与腔镜器械的革新,我国腹腔镜胰腺手术不断突破禁区,在安全性与可行性方面已达到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效果,然而,胰腺癌常伴有周围组织浸润、淋巴结侵袭以及血管侵犯,其手术难度显著增加,微创手术效果仍存争议。因此,笔者从手术指征把握、肿瘤根治性、远期预后等相关方面提出自己的观点,以期全面推动我国腹腔镜胰腺癌手术的规范化进程。
手术切除是唯一可能根治胰腺癌的方法。在过去10年中,微创胰腺切除技术(包括腹腔镜和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较大型胰腺中心已成为胰腺癌手术治疗的选择之一。尽管微创胰腺切除相比开腹入路在围手术期安全性指标和术后康复中展现了部分优势,但在肿瘤学结局疗效方面仍然存在争议。现有循证医学证据以单中心、回顾性研究为主,大多混合纳入不同的病理类型。因此,微创胰腺癌根治性切除是否可带来肿瘤学疗效上的获益以及可能的获益人群均须通过高质量随机对照研究来解答。设计并执行高质量临床研究,加强多中心协作将有助于提升微创技术在胰腺癌切除中的个体化应用,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国际影响力。
胰腺癌是恶性程度极高的消化系统肿瘤,手术对可切除性胰腺癌是首选。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胰腺手术开展已有近30年的历程,技术不断成熟。胰腺术区毗邻血管解剖复杂、手术难度大,对胰腺外科医师的挑战性较高。国际上对胰腺手术的安全性开展了一系列临床研究,得到了相对明确的结论。同时,应重视腹腔镜胰腺手术对毗邻血管的精细解剖及术中出血控制。本文通过回顾国内外腹腔镜胰腺手术的临床队列研究,在手术安全性、肿瘤学评价等多方面进行阐述和归纳。本文结合笔者的临床经验,阐述腹腔镜胰腺手术血管处理的经验和体会,希望与同道分享心得与见解。
近年来我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发展快速,越来越多的医院和医生开展本学科,年手术量快速增长,因而,在学科发展的关键时期不断推进本学科临床医疗的规范化显得愈加重要。现阶段,需要加强和完善对减重与代谢外科医生和个案管理师进行系统的规范化培训,在临床操作层面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基于临床证据合理选择手术方式,做好患者术后规范化随访和临床资料的科学管理,是推动减重与代谢手术规范化的重要举措。
我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已正式步入快速发展期,除了胃袖状切除术和Roux-en-Y胃旁路术外,还有多种术式在临床开展,其中包括单吻合口胃旁路术、胆胰分流并十二指肠转位术、单吻合口十二指肠转位术、胃袖状切除术联合近段空肠旁路术、胃袖状切除术联合十二指肠空肠旁路术、胃袖状切除术联合胃空肠双通道术等,对于未经过系统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培训、以及新近开展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医生,手术方式的选择常造成困惑。原则是甄别积极推荐、谨慎推荐、不推荐和探索性的手术方式,根据自身条件、团队条件、硬件条件以及患者疾病情况和期望,采用医患共同决策的模式,科学选择手术方式。
我国已经进入到减重与代谢手术的快速发展期,我们在减重与代谢外科专科化发展、手术规范化培训、学术交流及科学研究方面不断探索,越来越多的中国减重与代谢外科声音在国际上发出。如何做好量和质的同步发展,是我们每一位减重与代谢外科医师应思考的问题。
标准化的临床数据是开展高质量临床与基础研究的重要基础,是提升临床诊疗水平的有力保障,是临床决策和医疗政策制定的依据来源,而规范化临床数据库的构建及临床资料管理可提高临床数据质量。本文基于大中华减重与代谢外科数据库,围绕数据库建立的目的和意义、临床数据库的建设方案、临床数据的质量控制、临床数据的保护及成果展望五个方面,重点阐述临床数据库的建立流程及实践经验,以实现对减重与代谢外科临床资料的规范化管理与分析,积极推动高质量临床研究及临床实践。
肝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肝癌诊疗领域取得巨大进步,部分大的医疗中心的诊疗水平已位居世界前列。但我国肝癌治疗的整体疗效并不理想,5年生存率仅为14.1%,显著低于东亚地区平均水平,其症结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的不规范。主要体现在不同科室间缺乏协作,不同地域医疗资源分配不均,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存在缺陷,诊疗规范推广力度不足。需要通过推广肝癌多学科诊疗模式,改善医疗资源分布不平衡现状,完善医疗质量评价体系和加大诊疗规范推广力度等方面,促进我国肝癌外科临床诊治规范化。
我国是世界范围内的肝癌大国,发病和死亡病例占全球一半以上,目前手术切除仍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方法。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的进步和医生技术水平的提高,肝癌手术切除逐渐呈微创趋势。腹腔镜下肝癌手术因腹壁切口小、术后恢复快,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已得到普遍认可。但出于肝癌手术的多变性和复杂性,腹腔镜下肝癌手术在具体临床应用上仍有许多内容需要进一步规范。腹腔镜下肝癌手术需要注意的问题包括适应证选择、流程选择、围手术期处理等。针对腹腔镜下肝癌手术,必须全面考虑患者身体状况、治疗创伤、安全性、有效性和费用等多个因素,完善腹腔镜下肝癌手术的操作规范,使手术更加安全有效,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腹腔镜肝切除术自问世至今已有近30年历史,逐渐发展为肝癌根治术的标准术式之一,在部分患者中获得了不逊于开放手术的肿瘤学疗效,其优势日益受到认可。依据是否预先解剖和阻断预切除肝脏的入肝和(或)出肝血流,腹腔镜肝切除术可分为解剖性和非解剖性肝切除两种具体术式,二者具有各自的应用范围和优缺点。本文结合文献和个人经验,就腹腔镜肝癌根治术的术式选择及规范化等进行简要论述。
经过近30年的实践,我国结肠癌外科治疗尤其是腹腔镜结肠癌手术已经趋于成熟,但其5年生存率仍低于西方,这与我国结肠癌早期检出率低,以及结肠癌的外科诊疗不够规范有关。各级医院临床医师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对结肠癌外科治疗规范的掌握程度不一,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中国结肠癌诊疗水平的发展。因此应提高早期诊断率、规范术前分期及外科手术方式、加强培训及科学研究,这对于不断提高我国结肠癌外科诊疗规范化至关重要。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腹腔镜手术在结肠癌手术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高清视野和放大效果有利于术者进行精细的解剖和操作。经过多年实践,腹腔镜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了证实,被外科专家所推崇。对于右半结肠癌来说,D2根治术、D3根治术、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complete mesocolic excision,CME)等淋巴结清扫方式和手术方案层出不穷,端侧吻合、端端吻合、侧侧吻合等消化道重建方式多种多样。在面对不同患者时,选择合适的淋巴结清扫方案及消化道重建方式至关重要。同时,规范的手术操作,也是患者手术安全和良好预后的重要保障。
历经30年的发展,中国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已趋于成熟和普及。外科技术的发展和治疗理念的更新,推动了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进入精准治疗阶段。由于右半结肠癌血管变异多、淋巴引流途径复杂,对于不同部位肿瘤、不同分期的右半结肠癌患者,淋巴结清扫范围、血管处理方式及手术入路的选择都存在一定的差异。本文结合近些年国内外相关研究及笔者经验,对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手术需要规范的几个问题进行述评。
右半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治疗主要以全结肠系膜切除术(CME)和D3根治术为主,术式较为统一,但这两种术式还存在一定的争议。现主要是CME和D3根治术的淋巴结清扫范围争议较大,包括CME和D3根治术概念上、淋巴结清扫内侧界以及幽门下淋巴结是否常规清扫的争议。目前CME和D3淋巴结清扫内侧是热点话题,无论是支持以肠系膜上静脉左侧为淋巴结清扫内侧还是肠系膜上动脉左侧作为淋巴结清扫的内侧界,如今尚未形成统一规范,尚需大样本前瞻性多中心临床研究进一步证实。笔者通过回顾国内外研究现状,结合本中心实践经验,就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淋巴结清扫范围的争议进行讨论。
本文首次报道以头侧入路优先清扫No.206和No.204组淋巴结的结肠肝曲癌根治术。首先,使用LigaSure(LF1937)将胃网膜右系膜连同右结肠及其系膜向尾侧剥离,显露十二指肠降部外侧的Toldt筋膜平面,以及胰十二指肠前筋膜平面和Henle干汇入肠系膜上静脉处;其次,沿着回结肠血管蒂下窝切开回结肠系膜表面的膜桥,在右结肠系膜背侧叶与Toldt筋膜之间向头侧拓展筋膜间隙并与头侧间隙会师;最后,在肠系膜上动脉右侧缘剥离右结肠系膜,运用LigaSure(LF1937)防波堤技术,凝闭并切断回结肠动静脉、右结肠动静脉及中结肠动静脉,清扫No.203、No.213和No.223组淋巴结。
与开放手术比较,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胰腺癌根治术具有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微创优势,肿瘤学评价仍有待高级别临床研究证实。手术团队成熟的操作技术和优化的手术程序是高质量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的基本要素,术中应合理使用高清手术设备和离断、闭合器械,遵循No-touch,en-bloc等原则进行R0切除和规范淋巴、神经清扫,根据胰腺质地、技术条件及术者的娴熟程度完成高质量的胰肠吻合等消化道重建。
近年来,腹腔镜胰腺癌手术在我国发展迅猛,但存在不同地区间发展不够均衡、操作不够规范等问题。我们应该根据所处的学习曲线、所在机构的硬件条件、患者的自身情况、术者经验及团队配合等因素严格的掌握手术指征。同时,应遵循以根治性为目的的肿瘤治疗原则,确定合理的手术范围。还应根据病变的大小、所处的部位及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综合考量,采取适当的手术入路。随着规范化程度的提高,腹腔镜胰腺癌手术会为患者带来更多的获益。
胰腺癌为高致死率的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即可发生区域淋巴结和远处转移,5年生存率不到6%,其首要转移途径为经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是导致胰腺癌患者极差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有效的处理胰腺癌淋巴结转移已成为胰腺外科的热点与难点。目前标准淋巴结清扫已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可,但是否行扩大淋巴结清扫以及清扫范围仍存较大争议。由于尚缺乏统一标准且各中心执行标准不一致,故目前尚无确切证据表明扩大淋巴结清扫的价值。我们团队总结回顾过去13年我中心行扩大淋巴结清扫的胰腺癌患者相关数据,我们认为扩大淋巴结清扫可清除可能残留的肿瘤组织和已有转移的阳性淋巴结,减少复发,延缓病情进展,延长患者总体生存时间。
胃癌是中国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手术治疗仍然是根治胃癌的基石。基于国内、日韩和欧美的实践和循证医学证据,已经形成以根治性的胃切除、规范的淋巴结清扫和消化道重建的手术模式。在胃癌外科手术的根治性、安全性基础上,更加注重患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同时近年来,在胃食管结合部腺癌、功能保留胃切除术及微创治疗方面有了一定进展。规范化的胃切除及淋巴结清扫,即高质量的外科手术,是提高胃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针对不同分期,外科治疗只有在适当的时机给予精准、规范的治疗,才能使患者获益最大化。
我国胃癌发病率高,预后不佳,疾病负担严重。手术是胃癌综合治疗的关键环节,以腹腔镜为代表的微创技术开辟了胃癌根治手术的新时代。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式涉及胃切除方式的确定、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合理选择。其中,以消化道重建方式为热点。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日趋广泛,加快推进腹腔镜胃癌根治手术的规范化水平和整体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实现胃癌患者的最大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