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至 "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

视频资源库

3D荧光反染超微创单孔腹腔镜Ⅵ段、Ⅴ段背侧段解剖性肝切除
向涵1, 母德安2, 王强2, 黄英杰1, 张伟1,2,()   
  1. 1610000 成都,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
    2641400 成都,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外科
  • 出版日期:2025-12-26
  • 通讯作者: 张伟
  • 张伟 现任四川省简阳市人民医院肝胆胰外科主任兼大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外科学博士、博士后、硕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医师协会普外科微创外科专委会常委、中国抗癌协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单孔腹腔镜专业委员会委员、广东省胰腺外科副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县域医院肝胆胰超微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四川省医学传播学会人类胆结石病联盟工作委员会主任委员。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中华系列论文30篇、SCI论文15篇。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项、实用新型专利30余项,已成果转化2项。获得首届"成都市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先进个人""四川省我最喜爱的健康卫士"等荣誉称号。

中华普外科手术学杂志(电子版) 2025, 19 (06): 610 -610. doi: 10.3877/cma.j.issn.1674-3946.2025.06.005
内容简介

3D荧光反染技术与传统ICG"正染"(肿瘤显影)相反,反染法通过外周静脉靶向注射吲哚菁绿(ICG),使健康肝组织显影,而肿瘤区域因门静脉支被离断且缺乏正常肝细胞和胆道排泄功能呈"负显影",从而精准界定肝段边界;且此技术通过解剖边界精准显影、术中实时导航和超微创操作三重革新,已成为肝癌根治性手术的关键支撑。团队自主研发了一种超微创器械,该器械可在体外完成组装拆卸,解决了目前小于2mm微创器械钳头小不能满足临床的痛点,且术后仅在皮肤留下2mm的切口,其术后美容效果与常规单孔腹腔镜一致,但大幅度缩短了手术时间和降低了操作难度。本例手术使用了两个团队研发的SY19-1.98B型超微创器械及T形线,除脐部伤口外单个伤口小于2mm。本视频展示了该器械辅助3D荧光反染超微创腹腔镜右肝癌解剖性切除的操作过程。

相关文章 相关视频

AI


AI小编
你好!我是《中华医学电子期刊资源库》AI小编,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